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今日邹平 > 新闻发布会

邹平市“攻坚冲刺‘三大战役’全面突破‘九大工程’”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明集镇专场

发布日期:2024-12-20 10:01 浏览次数: 来源:邹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持人: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邹平市“攻坚冲刺‘三大战役’全面突破‘九大工程’”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近年来,明集镇党委、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中央、省委、滨州市委、邹平市委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干部群众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推动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奋力建设富强文明新明集崭新篇章。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到明集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孟令正、明集镇党委副书记王鹏、明集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曹忠月,共同为大家介绍明集镇今年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所关心的问题。

下面有请孟令正同志介绍有关情况。

明集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孟令正:

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参加本次“攻坚冲刺‘三大战役’ 全面突破‘九大工程’”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向大家介绍明集镇今年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首先,我代表明集镇党委、政府和全镇干部群众,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明集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

今年以来,明集镇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11269”工作思路,精准聚焦“九大工程”,全面打响“三大战役”,坚定不移拼经济、稳增长、惠民生、保稳定,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保持了稳中有进的发展势头。

一、坚持“工业主导”,经济发展质效稳步提升

坚持以高质量项目推动高质量发展,创新实施“每月联席会议”制度,邀请新上项目负责人面对面答疑解惑,以最大诚意推动项目落地开工。成立明集镇企业现状调查专班,精准梳理工业园区闲置厂房、闲置指标等存量资源,“一地一策”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为项目落地腾出空间、打好基础。截至目前,全年新开工工业项目达16个,计划总投资突破9.76亿元,其中国恒年加工1万吨高纯石英砂、圣大农业装备有限公司年产800万片农机刀具等项目全部投产或部分投产,山东博晟年产25万吨高纯微晶氧化铝复合新材料、中矿地科年产10万吨新型注浆材料等项目均按计划时序推进。积极争取滨州市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建设计划用地指标118.07亩,凤凰文旅综合体项目获批滨州市级重点项目,筑牢高质量发展“硬支撑”。

二、坚持“农业优先”,乡村振兴潜能持续释放

锚定“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目标,扎实开展全域数字化农业服务提升工程,深入对接中科院、山东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校,开展单产提升试验6次,依托南宋、曹家、西宋、颜集四大社会化服务粮仓,打造覆盖全域的“耕种管收”一体化数字农业服务网络,成功申报“中国农技协山东邹平智慧农业科技小院”,进一步叫响明集“数字农业”品牌。深化与鲁研、金盛稼等高端制种育种公司合作,实施“0543”粮食单产提升行动,繁育高筋高产优质麦种4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达7.92万吨,实现十四连丰。今年3月份,高标准迎接全省春季农业生产暨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现场会议,数字农业相关做法连续多次被央视、新华社等中央媒体深入报道。

三、坚持“以改促稳”,基层治理格局全面优化

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党员组织+业主自治”老旧小区治理模式,稳妥推进红星社区、福康小区等镇域全部11个小区实现党支部全覆盖,并在支部领导下同步成立7个镇级“红色业委会”,常态化开展“小区议事日”活动,协商解决小区供暖、车辆停放等各类民生问题53件,充分调动居民自治能动性,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米”。高标准建成镇级“一站式矛调中心”,配套建设明集特色“模拟法庭”“说活儿”工作室,统筹司法、综治等多方力量,引导群众树牢“有法依法办、有法依法办”的法治思维,通过法律途径有序协调社区供暖、邻里纠纷等民生问题20余件,推动兰芝里棚户区改造工作稳妥有序完成,扎实筑牢基层平安防线,全力打造更高水平“心安明集”。

四、坚持“人民至上”,民生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聚焦“镇村品质提升”工作主线,全域开展“一清一补”专项行动,以实干实绩,提升镇村“颜值内涵”。投资300余万元实施老旧小区供暖改造项目,完成9个小区供暖站点提升改造,确保群众温暖过冬。积极推进全镇14处幸福院和4处孝善食堂的规范化运营,常态化开展“上门剪发”“上门问诊”等志愿服务活动,营造孝老爱亲的浓厚氛围。深入贯彻“教育为本”理念,投资130余万元提档明集中学、明集一小校舍、教具等硬件设施,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教育教学条件。明集中学2024年中考指标生分数线位居邹平市(含市直学校)第一名,教学水平继续领跑全市。持续精进卫生院“口腔、康复、中医”三大特色诊室品牌建设,成立家庭医生服务队9支,完成签约5326人次,开展公共卫生查体5226人次,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诊疗服务。

下一步,明集镇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立足自身实际,以“沉不住气”的紧迫感大抓发展、以“沉住气”的冷静解决问题,全面扛牢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最美邹平篇章贡献更大明集力量。

主持人:感谢孟镇长的精彩介绍,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提问前,请先通报所代表的新闻机构名称,并举手示意,谢谢。请这位记者朋友提问。

邹平电视台记者:“三大战役”是今年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请问,为全面打响打赢“三大战役”,明集镇采取了哪些创新打法、取得了哪些成效?

主持人:这个问题有请孟令正同志回答。

明集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孟令正: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今年以来,明集镇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持续以改革赋能“三大战役”,奋力谱写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优化招商引资路径,积蓄高质量发展势能。扎实开展工业园区现状摸底行动,绘制完成明集镇数字“招引地图”,为项目落地提供可视化数据保障。用活用好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打法,积极搭建“政府+链主企业+工业园区”招商链条,主要负责人与意向企业实地对接、一线洽谈,量身定制各类要素保障,以最大诚意优惠吸引优质企业落地生根。制定《“明礼正律”廉政品牌打造方案》,发挥纪委监委主动监督作用,提前介入招引服务、手续办理、土地供应等各环节领域,确保企业家放心投资、专心经营、精心管理。今年以来,累计招引省、市外投资项目12个,总投资12.58亿元。

二、紧盯项目建设进度,激活高质量发展动能。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常态化组织统计、自然资源、环保、安监等部门开展项目建设联席调度会,邀请企业负责人面对面答疑解惑,精准分析研判用工、用能、融资等方面需求。今年以来,累计召开联席会议10余次,帮助14家企业纾解问题18个,帮助中矿地科(山东)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新型注浆材料项目、山东金鼎至诚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工业新材料项目、山东博晟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25万吨高纯微晶氧化铝复合新材料项目等16个在建项目按照计划时序顺利推进。

三、提升工业经济质效,释放高质量发展潜能。坚持把调度工业经济作为党委(扩大)会议固定议题,为全镇规上工业企业逐一配备产值及增加值指导员,全年开展统计业务专项培训4次,确保各项数据会算会报、应报尽报。全力以赴抓工业增长,主要负责人带队到江苏、东营等地开展规上企业“抢订单、拓市场”活动,帮助企业开拓渠道、放量生产。持续加大“个转企、产转法、小升规”支持力度,制定“四上”企业梯次培育清单,做好数据监测、挖潜、整合,全年新增纳统企业9家,推动工业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下一步,明集镇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固优势,打好“三大战役”收官战,奋力实现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这个问题就回答到这里。

主持人:感谢孟镇长的精彩回答,请大家继续提问。请这位记者朋友提问。

大众网记者:近年来,明集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突出、亮点频出,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请问明集镇乡村振兴工作是怎样谋划布局的?又是如何推动实施、取得成效的?

主持人:这个问题有请王鹏同志回答。

明集镇党委副书记王鹏: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今年以来,明集镇持续聚焦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难点堵点,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为支撑,加快打造“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和美乡村“明集样板”。

一是“农业优先”固优势。深入实施“0543”粮食单产提升工程,投资250余万元建设小麦单产提升示范田2200亩,玉米单产提升示范田6000亩,培育高筋高产优质麦种4万亩,2024年,粮食总产量达7.92万吨,实现十四连丰,今年3月份,央视《田野“春”动能——发现农业新质生产力》和《春光正好 万象“耕新”|北国启春色 农忙进行时》节目对我镇科技助力小麦春管工作进行专题直播报道,进一步叫响了明集“农业名镇”金字招牌。

二是“三划方案”助宜业。按照“一村一策、因村制宜”的原则,逐村过堂,制定“三划”方案,谋划产业项目69个,目前南宋鼎德纺织、西宋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等37个项目顺利建成运行,投资350万元的牛官粮仓、投资600余万元的东左蛋鸡养殖等19个共富项目正在加紧推进建设,全部建成后预计为村集体增收580余万元。坚持“上下联动、规范清理、清用结合”的工作思路,大力开展农村“三资清理”整治,截至目前,已整改问题368个,收缴各类承包费163.36万元,激活了村集体发展效能。

三是“一清一补”更宜居。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入手,创新开展清理垃圾、乱搭乱建等为主的“一清”和以补植绿化苗木、完善配套设施等为主的“一补”工作,对常年影响镇村“颜值”的顽瘴痼疾,开展“起底式”修整,掀起各村干事创业热潮,累计清除各类垃圾1100余吨、杂草粪污210余处,淘汰枯死树木1.9万余棵,补种冬青、樱花等绿化苗木18.5万余株,“和美乡村”焕发新面貌。

四是“文化惠民”促和美。以文化赋能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导向,进一步整合资源、创新形式,开展“‘明礼’公益集市”“明湖剧场”“明礼学堂”“村BA”“村超”等系列文化活动170余场,受益群众达2万余人次,推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提质扩面,让辖区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擦亮“明集是个好地方”地域品牌。

这个问题就回答到这里。

主持人:感谢王书记的精彩解答。请大家继续提问。请这位记者朋友提问。

邹平融媒APP:今年以来,明集镇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坚持从群众需求和社会治理突出问题出发,不断创新治理手段,解决群众解难愁盼,推动社会治理走深走实。请问,明集镇在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主持人:这个问题有请曹忠月同志回答。

明集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曹忠月: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基层治理事关党的执政基础,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今年以来,明集镇始终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党建引领,锚定“以改革促稳定”,加快打造更高水平“心安明集”。

一、以阵地提升强化治理效能。高标准建设镇级“一站式”矛调中心,打造明集特色“说活儿工作室”“模拟法庭”,统筹多方力量,构建“1157”矛调工作体系,常态化开展调解疏导活动;加快推进警务治理中心改扩建工程,优化“雪亮工程”“智慧安防小区”等建设,构建物防、技防、人防一体化治安防控网络,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以数字微网创新治理格局。深化基层治理“末梢”建设,系统梳理采集全镇“农业生产、安全环保、社会救助”等全领域信息,打造集汇总共享、预警监测、分析调度、监督考核等功能于一体的社会治理“一张图”,加快实现“党建引领、微网精治、协同联动”的数字化跃升。

三、精细管理保障夯实平安根基。坚持服务精准化和治理精细化同向发力,成立明集镇网格化管理中心,对驻地电线老化、消防设施失灵、消防通道堵塞等多发性问题和闲散院落、有限空间作业、危化品存储等隐蔽性强、危害性大的风险隐患开展拉网式、起底式走访摸排,建立问题反馈台账,第一时间组织相关股室工作人员开展实地核查、妥善处理并限期销号,确保问题隐患发现在早、消除在小,从源头上护航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不受侵害。

这个问题就回答到这里。

主持人:感谢曹书记的精彩解答。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提问环节就到这里,衷心地感谢各位朋友对明集经济社会发展的关注,也真诚欢迎大家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明集的建设和发展,宣传、报道明集故事、传播明集声音。感谢孟令正同志、王鹏同志、曹忠月同志今天的发布和介绍,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